进贤县二塘乡
| 招商动态 |2016-05-29
二塘乡是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下辖的一个乡。位于进贤县的东北部,乡政府驻地踞县城39公里,进里公路横穿乡境而过,全乡各行政村均修通水泥硬化公路,总长38公里,交通便利。全乡总面积54.5平方公里,辖9个村委会,69个自然村。
历史沿革
编辑
因驻地前旱地下有两口小水塘,故名二塘。1950年置潭津乡,1958年转为石灰岭垦殖场,1961年改设二塘公社,1984年建乡。1997年,面积64平方千米,人口1.48万。辖新源、中谭、二塘、夏家、鹿塘、新民、厚源、潭津、康乐9个行政村。
基本概况
编辑
二塘乡位于进贤县的东北部,乡政府驻地踞县城39公里,进里公路横穿乡境而过,全乡各行政村均修通水泥硬化公路,总
二塘乡位置
长38公里,交通便利。全乡总面积54.5平方公里,截止到2009年1月,辖9个村委会,69个自然村,有农户3622户,全乡人口14774人。工农业总值24732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109元。
进里公路横穿乡境而过,各行政村已修通水泥硬化公路,总长38公里,交通便利。
二塘乡有耕地面积24761亩,其中水田13504亩,旱地11257亩,主要生产水稻、小麦、大豆、花生、油菜、芝麻等,2005年粮食总产15374吨,油料总产量1310吨,农业总产值4749万元。林业面积24000亩,其中湿地松经济林7000亩,用材林8000亩,新碳林6000亩,二塘乡森林覆盖率达28%以上。二塘乡有工业企业16个。
二塘乡泼蛇灯,形势四脚蛇,短小精悍,生动活泼,群众喜闻乐见,历史悠久,是南昌市乃至江西省唯一的民间灯种,是稀有的文化遗产。
二塘乡建有教学、医疗、供电、邮政、电信、金融、商业大楼,街道绿化成荫,宽阔整洁。
区位优势
编辑
水陆交通便捷,省道进贤——三里二级公路穿境而过,连续320、316国道,沪丽高速公路,
青山茶
昌厦高速公路、赣奥高速公路,浙赣铁路、京九铁路和南昌昌北机场,距320国道、沪丽高速公路、浙赣铁路30公里、316国道、昌厦高速公路、赣奥高速公路、京福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70公里,南昌昌北机场100公里,水上交通可往信河至鄱阳湖入长江。
二塘山水资源丰适宜淡水养殖,开发生态农业,由于多方的原因,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,农业结构调整、资源开发利用,基础设施建设均处起步阶段。乡党委、政府已制订发展规划,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以发展为主题,以经济调整为主线,发挥资源优势,做好山水文章,改善投资环境,大力招商引资,加快小城镇建设,力争把二塘建设成一个农业强乡、财政大乡,为鼓励和吸引投资者来二塘投资兴业,乡政府决定在财税征地、土地使用、行业管理等方面实行比其他内地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,实行一套简便的办事程序,乡政府对客商承诺是:低成本、快效益、高回报。
行政区划
编辑
辖二塘村、康乐村、新源村、潭津村、中谭村、厚源村、夏家村、新民村、鹿塘村等9个行政村,乡政府驻二塘街,距县城43千米。进(贤)三(里)公路从境内穿过。特产青山茶。
人口数据
编辑
(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)
总人口
13922
男
7229
女
6693
家庭户户数
3273
家庭户总人口(总)
13858
家庭户男
7186
家庭户女
6672
0-14岁(总)
3420
0-14岁男
1837
0-14岁女
1583
15-64岁(总)
9555
15-64岁男
4982
15-64岁女
4573
65岁及以上(总)
947
65岁及以上男
410
65岁及以上女
537
户口本地住在本地
13722
自然地理
编辑
二塘乡属滨湖地区,山林坡地多,湖汊深插乡境内,三面环水,东临杨坊湖,西濒军山湖,信河沿东北乡界流入鄱阳湖,全乡呈现“三山三水两分田,两分道路和庄园”的格局。境内气候宜人,无工业污染,是特有的典型的无公害环境,是种养、度假、休闲、旅游、投资的好去处。
传统文艺
编辑
进贤县二塘乡传统灯彩《泼蛇灯》喜获国家金穗奖
二塘乡《泼蛇灯》
2008年10月结束的首届全国农民文艺会演中,进贤县的《泼蛇灯的传说》一举摘的本届会演的最高奖——金穗奖,这也是江西省唯一获金穗奖的节目。
进贤县的《泼蛇灯》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,起源于清末同治年间(公元1865年),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,主要流传于进贤县二塘乡各个村落及周边县、乡。每逢新春佳节、元宵灯会,村民们都要聚在一起舞耍泼蛇灯,庆贺丰年,祝福未来。泼蛇灯最初是一根约2米长的草绳,贴上彩纸,点上香火,装上手柄,两人表演,既有龙灯舞翻、滚、盘绕的特点,又揉合了手摇狮的技法。因其造型不像蛇而似蛇,加之舞蹈灵巧活泼,故名“泼蛇灯”。经过几代民间艺人不断改进的泼蛇灯,用篾扎而富有弹性,扭动起来,星星点点,煞是好看,加之锣鼓、喇叭唢呐伴音,视听效果更佳,以至形成了今天全国独一无二的民间灯彩艺术。
泼蛇灯能如此大放光彩,其过程也挺曲折。
泼蛇灯虽然出现时间较早,但其影响力非常有限,长期以来也只仅仅局限于进贤县二塘乡及周边地区,可以说受关注程度非常低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泼蛇灯技艺传承人也是越来越少,最后,竟然发展到要差点消亡的地步。
如此璀璨的艺术精华如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,真的是件憾事。
可喜的是,当代的进贤人看到了泼蛇灯的艺术价值,看到了它光辉的前景。所以,进贤政府集中人力、物力,全力打造这门艺术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,对节目重新包装,参与展演等等,让传统灯彩《泼蛇灯》重焕新春,再放光彩。
历史文化
编辑
泼蛇灯是二塘乡的民间灯彩之一,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,被列为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泼蛇灯是一种由两人表演的民间灯彩,每逢新春佳节、元宵灯会,农民各家各户就会自动组织起来,用这种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形式,增添喜庆气氛,以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由于小巧灵便,不受场地限制,而且自成一家,一直受到当地人的欢迎和喜爱。特别是扎蛇的手工工艺和表现形式,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,这也是全国首次将蛇这一艺术元素搬上舞台。
二塘乡青山茶,又名“谷雨仙”,此茶种植于新民村青山一带,传说在很久以前,有一仙人居住于此,为生活计,种下此茶,逢谷雨时节采摘,茶嫩清香,提神醒目,后进贡给皇上,皇帝赐名“谷雨仙”,此茶成为贡品。种植面积达1000亩,茶叶产量10吨。
